
陕甘晋12市(区)共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作机制
近日,随着《关中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作协议》的完满签订,西安市携手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杨凌区、商洛市以及甘肃省的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和山西省的运城市、临汾市等11个市(区),共同迈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新步伐,这一举措将引领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自前期“关中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召开以来,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的推动下,陕甘晋12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交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建立工作,进一步创新打造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结果互认等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合作机制,加速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作协议》的落地实施。
该协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通过优化行政管理与执法资源,提高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能效,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从而增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协议明确了合作宗旨、原则、内容及保障措施,为各市(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合作内容上,协议强调了加强知识产权监管执法协作信息互通、建立健全跨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受理协作机制、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咨询机制以及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等多方面内容。这些举措将有效解决跨区域、规模化、群体性侵权行为取证难、权利人维权难等问题,提高协同保护能力,优化知识产权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此外,协议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和专题工作汇报制度,以确保各项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高效落实。这些制度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各市(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此次《关中平原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协作协议》的签订,不仅标志着西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将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各市(区)将携手共进,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着这一战略协作机制的深入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